第(3/3)页 李傕郭汜,是原西凉四校尉中,兵马实力最强的两位。 董卓遇刺后,李傕郭汜,也保持了与郿坞的联系。虽动过归附洛阳朝廷的心思,但最终还是归附于郿坞。 且在杨广冒名董卓之后,李郭二将,较早表态效忠。 此番调整,李郭原有兵马,虽遭削减,但仍被授予兵权,各掌一部驻防军。 李傕仍驻左冯翊,防范并州和司隶河东。 郭汜仍驻右扶风,但移防至岐山。 …… 杨广掌握兵权,提拔重用一批亲信。 段韶,原本只是西凉军低级将领。 因出身世家,有学识、有能力,成为杨广的亲信。 在杨广整合西凉军各部过程中,段韶表现突出,获杨广赏识、重用,统领驻防军一部。 此部兵马,统帅段韶,副将魏文通,驻郑县、华阴,守潼关及长安以东地区。 …… 这次整编,西凉众将中,段韶无疑是最幸运者。 而樊稠,则最为失意。 樊稠,曾经的西凉四校尉之一,是西凉军元老。 在西凉局势微妙之际,樊稠与张济走动密切。在是否效忠杨广一事上,樊稠一直犹豫不决。 虽然,樊稠最终参与了谋害张济,但杨广最不待见的,就是樊稠这样犹豫不决之人。 樊稠,被解除兵权。 手下的兵马,全部被收缴,编入铁骑近卫中军部。 铁骑近卫中军部,由杨广亲自统帅。 杨广的族亲,靠山王杨林,和武功高强的鱼俱罗,被任命为左右统帅,协助杨广掌管中军。 而樊稠,成为杨林手下部将。 对樊稠而言,丢了兵权虽然窝囊,但总好过丢了性命。 杨林部,驻郿坞。 鱼俱罗部,驻长安。 …… 除中军部、各地驻防军四部外,杨广还将效忠的西域各部族游骑整合成一部。任命史思明为统帅。 从背井离乡的小部族领,一跃成为统领数万游骑的大领,史思明对杨广感恩戴德的同时,也暗立雄心壮志。要吞并更多西域部族,甚至将南匈奴、北匈奴一并吞并!成为号令整个草原的大单于! …… 兵马整合完毕,按照杨广的设想,要立刻着手实施崛起三部曲之第二步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